学校隆重召开科研与服务地方工作大会

作者:发布时间:2016-01-04浏览次数:148

   在全校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形势下,在全校师生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和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背景下,12月30日,我校隆重召开科研与服务地方工作大会。全体校领导出席,中层干部、教授、博士和副教授代表近4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叶金云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了校长张立钦所作题为《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为开创学校科研与服务地方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张立钦在回顾总结我校上次科技会议和文科大会以来的主要成绩时指出,过去几年,学校科研竞争力和服务地方实力得到稳步提升,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一是科研投入快速增长,项目成果明显提升;二是科研条件日趋完善,平台建设取得突破;三是科研队伍日趋优化,学科建设初显成效;四是政产学研协同初显,科研服务能力增强;五是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学界影响不断扩大。


   张立钦指出,“十三五”期间,国家、浙江省、湖州市以及学校发展战略对科研与服务地方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深化科研强校认知,增强忧患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


   张立钦强调,今后五年,我们要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12345”行动纲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科学把握科研工作规律,紧密结合国家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方向和主题,努力构建大协同,打造大平台,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培养大学者,实现大提升、大发展,合力推进学校科研与服务地方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一是对接国家、省、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实现重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新突破;二是凝聚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加强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三是加强重点实验室和社科基地建设,争创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四是加强人文社科智库建设,提高解决地方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答能力;五是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全面增强服务地方能力;六是优化科研与社会服务管理和激励制度,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


   张易祥教授、舒志定教授、李庆峰教授、王绍峰教授、陈传锋教授、成新民教授分别代表学科、学院、职能部门和个人作大会交流发言。


   校党委书记刘剑虹作大会总结讲话。他说,湖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支持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综合型大学建设之路,张校长的主题报告为下一步做好科研与服务地方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全校上下要合力把学校的科研与服务地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阶段。


   刘剑虹指出,学校一年来成绩喜人,取得了国家工程实验室、孔子学院、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基金委理论物理学术平台等国字号的重大突破,又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哲社二等奖,这些成绩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信心。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学校的科研与服务地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挑战很大,任务很重,我们必须只争朝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推进。


   刘剑虹强调,今后的科研和服务地方工作一要在变与不变当中增强学校发展的定力。教学、科研、服务是大学不变的内容,教师要承担教学、科研双重任务,坚定不移推动学校往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需要变的是科研、服务地方的内容、方式和路径,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湖州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有成效。二要坚持问题中心和成果导向。科研要以问题为中心,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增强基础研究的解释力。科研政策要以成果为导向,要重视论文、专利和登记成果,切实做好校级科研奖评审工作,做大奖项影响力,让其成为年轻老师成长发展中的里程碑。三要守护大学教师的职业属性,培育学术文化。对年轻老师特别是年轻的博士要有全新的要求,使科研成为大学教师生命运动的基本形态,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崇尚学术、尊重学术的文化氛围。要转变思想,实干、苦干、巧干,推动学校制度的转型升级,以适应当前阶段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要做好本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各学院、部门要认真组织好研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并传达给每一位教职员工。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学院、部门新的发展目标,科学制订好“十三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