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 实现双赢
立足地方扎根地方服务地方
——我校服务地方工作纪实(一)
编者按: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归根结底还是为社会服务。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我校近年来在各项工作取得大发展的同时,原原本本立足地方,扎扎实实扎根地方,兢兢业业服务地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校12月即将召开服务地方工作会议,值此,校报特推出“服务地方工作纪实”,总结经验,推出亮点,以此为鉴,促进工作。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归根结底还是为社会服务。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我校近年来在各项工作取得大发展的同时,原原本本立足地方,扎扎实实扎根地方,兢兢业业服务地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校12月即将召开服务地方工作会议,值此,校报特推出“服务地方工作纪实”,总结经验,推出亮点,以此为鉴,促进工作。
【旅游研究所——抓住城市经济新亮点】
湖州,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开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会展旅游条件非常优越,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然而,与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我市的旅游科学研究还开展得不够广泛,高校与地方的紧密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6年12月,集旅游研究、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旅游调研与咨询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机构——湖州旅游研究所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孕育而生了。该研究所由我校法商学院筹建,以加强旅游学术交流、促进旅游科学研究、服务湖州旅游业和拓展人才培养平台为目标和宗旨,积极抓住旅游业大发展的良好契机,开展旅游企业研究、旅游文化研究、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营销策划、风景区规划与设计、旅游产品和商品设计开发、旅游咨询、旅游调研等。它的成立既适应了我校加快推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加强湖州旅游科学研究,促进湖州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法商学院院长、湖州旅游研究所所长熊晓红教授介绍说,研究所的建立得到了湖州市和学校多方面的大力支持,汇聚了各方面的力量。现在拥有校内专业研究人员20余人,湖州市旅游行政机构和知名企业家组成的客座研究员30余人。专职研究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11人,硕博士占研究人员总数的60%以上。还聘请了湖州市政府、市旅游局以及相关部门领导担任顾问。
从成立至今不到一年时间,研究所已硕果累累,拿到了10多个旅游项目,包括江浙沪社科规划办联合招标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旅游局、市人民政府、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以休闲度假、湿地景观、出境旅游、品牌打造为研究重点。
此外,研究所还创办了《湖州旅游研究》杂志,主要根据湖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实际和需要,刊发结合实际的应用研究成果,在一些重大课题上做深、做大、做出优势,突出地方性和创新性,打造特色、品牌栏目;也刊发理论研究成果,强调学术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中共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还专门为其题发刊词。
自今年春节以来,研究所成员多次受到浙江绿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邀请,为该公司进行项目策划和企业文化建设咨询。在活动中,双方达成共识:湖州旅游研究所为浙江绿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智力支持,公司为法商学院贫困生进行帮困资助。“通过研究所,加强与各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构建更多的平台,增强企业、学院、学生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双赢。”
作为一所高校的科研机构,旅游研究所以其人力和智力优势,积极为湖州旅游行业员工培训和配合湖州市相关部门做工作等。“只要企业有需要,无论大小,我们都会认真地做好。”熊晓红所长如是说。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研究所的老师们在教学工作忙、科研任务重的情况下,把工作落到实处。目前,相关的旅游景区开发规划工作、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工作等均在有序进行中。
目睹研究所逐步成长、走向成熟,在谈到研究所为三位年轻教师专门立项时,熊晓红所长对研究所发展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旅游研究所这个平台,培养好新人,希望研究所的工作做得更好,在国家级旅游研究项目和课题上,争取早日有突破。我们还要把社会各界更多的优秀人才吸纳到研究所,以更好地开展旅游产业研究,为湖州旅游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藏书文化研究所——传承浓郁地方文化新载体】
湖州作为吴越文化的发祥地,蕴涵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位于湖州市吴兴区月河街四号的皕宋楼,更是传承湖州文化、吴越文化乃至江南文化的主要载体。
皕宋楼是“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主要收藏我国珍贵古籍。其主人是清末著名学者、藏书家陆心源,以毕生精力收集了15万多卷因太平天国战事而大量散失的珍贵古籍版本。但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建筑物受到极大损坏,珍贵古籍又一次大量流散。
2005年4月,我校求真学院院长王绍仁教授偶然从沈左尧先生处了解到了关于皕宋楼的修复工作。本着作为一名高校教育研究者和湖州市民的责任,他决定携同我校一些老师、社会上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投身其中。从实地考察到查阅资料,从走访专家到联系海外,在不断深入收集和研究中,王绍仁教授在感受祖国藏书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皕宋楼藏书文化的研究工作对地方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尽管在2005年之前,王绍仁教授几乎没有涉及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在接触了皕宋楼文化之后,他被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所深深吸引,发誓要去好好修复和研究它。
于是,研究人员本着为湖州经济发展的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同时也本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宗旨,向湖州市政府申请建立皕宋楼藏书文化研究所,由王绍仁教授担任研究所所长,开始了对皕宋楼藏书文化的研究工作。
皕宋楼藏书文化研究关系到湖州和整个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影响巨大。为了此项研究,研究所遂向湖州市提出建立研究课题,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成功通过申请后,研究工作获得了部分研究资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工作成果逐步显现。通过复印、拍照、刻录光盘等多种方式,研究所现今收集相关资料已达10多万页,成为全国此项研究收集资料最丰富的研究所。同时,研究所还与日本静嘉堂藏书楼建立了良好联系,为皕宋楼的藏书收集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渠道。
为了宣传皕宋楼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呼吁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其中,研究所于2006年10月向湖州市提出了新的建议,将“国际学习研讨会”和“湖州千年藏书文化展览”列入2007年的“湖笔文化节”。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皕宋楼及其文化,越来越多的群众来关心和保护皕宋楼藏书文化及更多的江南藏书文化。今年10月29日,我校举办了“皕宋楼暨江南藏书文化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近百名藏书文化专家和研究者共同研讨,为皕宋楼藏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
王绍仁所长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整理研究皕宋楼藏书文化,因为师院人表现出来的理解和关心让他们更加有信心。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其中,为我国古老藏书文化的修复整理和研究做出贡献。
目前,研究所打算结集出版《湖州藏书史》,举办皕宋楼藏书文化展览会,介绍和宣传湖州千年藏书文化,让中国甚至全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湖州。
湖州作为吴越文化的发祥地,蕴涵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位于湖州市吴兴区月河街四号的皕宋楼,更是传承湖州文化、吴越文化乃至江南文化的主要载体。
皕宋楼是“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主要收藏我国珍贵古籍。其主人是清末著名学者、藏书家陆心源,以毕生精力收集了15万多卷因太平天国战事而大量散失的珍贵古籍版本。但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建筑物受到极大损坏,珍贵古籍又一次大量流散。
2005年4月,我校求真学院院长王绍仁教授偶然从沈左尧先生处了解到了关于皕宋楼的修复工作。本着作为一名高校教育研究者和湖州市民的责任,他决定携同我校一些老师、社会上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投身其中。从实地考察到查阅资料,从走访专家到联系海外,在不断深入收集和研究中,王绍仁教授在感受祖国藏书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皕宋楼藏书文化的研究工作对地方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尽管在2005年之前,王绍仁教授几乎没有涉及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在接触了皕宋楼文化之后,他被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所深深吸引,发誓要去好好修复和研究它。
于是,研究人员本着为湖州经济发展的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同时也本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宗旨,向湖州市政府申请建立皕宋楼藏书文化研究所,由王绍仁教授担任研究所所长,开始了对皕宋楼藏书文化的研究工作。
皕宋楼藏书文化研究关系到湖州和整个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影响巨大。为了此项研究,研究所遂向湖州市提出建立研究课题,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成功通过申请后,研究工作获得了部分研究资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工作成果逐步显现。通过复印、拍照、刻录光盘等多种方式,研究所现今收集相关资料已达10多万页,成为全国此项研究收集资料最丰富的研究所。同时,研究所还与日本静嘉堂藏书楼建立了良好联系,为皕宋楼的藏书收集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渠道。
为了宣传皕宋楼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呼吁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其中,研究所于2006年10月向湖州市提出了新的建议,将“国际学习研讨会”和“湖州千年藏书文化展览”列入2007年的“湖笔文化节”。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皕宋楼及其文化,越来越多的群众来关心和保护皕宋楼藏书文化及更多的江南藏书文化。今年10月29日,我校举办了“皕宋楼暨江南藏书文化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近百名藏书文化专家和研究者共同研讨,为皕宋楼藏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
王绍仁所长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整理研究皕宋楼藏书文化,因为师院人表现出来的理解和关心让他们更加有信心。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其中,为我国古老藏书文化的修复整理和研究做出贡献。
目前,研究所打算结集出版《湖州藏书史》,举办皕宋楼藏书文化展览会,介绍和宣传湖州千年藏书文化,让中国甚至全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湖州。
【细胞工程研究所——为民造福大平台】
细胞工程研究所,是一个由我校和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的研究机构,也是我校第一个实体型应用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该研究所以生命科学学院为依托单位,设有遗传工程育种实验室,基因工程制药研究室,经济动植物遗传多样性和资源安全利用实验室。研究所的成立,对我校科技研究、应用开发以及高层次人才交流与培养、本科生及以后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都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2003年,在原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细胞工程研究所所长张念慈教授的努力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我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于2005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2006年9月,一些用作实验的教室也相继完成雏形,同时也被批准建为湖州市重点实验室。现研究所总面积达约500平米,动物实验房约100平米,设备资金投入总计500万元左右,涵盖了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发育生殖学、动物繁殖学、胚胎工程、细胞工程等多个研究领域。
现任研究所所长刘莉副教授可以说是看着研究所一步一步建设发展起来的,自2004年10月进校起便一直担任原所长张念慈教授的助手。她亲身经历着研究所成长的每一步,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和带课题进入研究所开展科研的客座研究人员共9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4人;副研究员1人,副教授1人。另有和苏州大学、扬州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4人。
在进行科研的同时,研究所人员每月都会进行一次学术会,进行实验进展汇报,互相汲取知识、交流经验,以求做得更好。目前,研究所已有国家级项目2项,其中还有张念慈教授的国家科技推广项目——太湖花鱼骨的产业化技术,省级重点和面上项目各1项,市级项目6项。刘莉所长说,“团队结构是我们研究所发展的关键,每个课题研究的老师都兢兢业业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我们鼓励老师积极申报课题项目,充分利用研究所这个平台。同时,与企业建立合作,把实验结果运用到生产中;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把加快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研究开发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打造一个全校乃至全市的开放式实验室。”
“虽然我们大多数的项目大部分还属于应用基础型课题,与完全应用型科研项目还存在一段距离,像灵菇酸奶、动物饲料等完成的研制项目,也还不能直接形成的经济效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多注重一些偏应用型开发的课题和项目,更好地发挥研究所在经济方面所能达到的效益。”刘莉所长对此早有筹划,也充满信心。
细胞工程研究所,是一个由我校和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的研究机构,也是我校第一个实体型应用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该研究所以生命科学学院为依托单位,设有遗传工程育种实验室,基因工程制药研究室,经济动植物遗传多样性和资源安全利用实验室。研究所的成立,对我校科技研究、应用开发以及高层次人才交流与培养、本科生及以后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都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2003年,在原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细胞工程研究所所长张念慈教授的努力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我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于2005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2006年9月,一些用作实验的教室也相继完成雏形,同时也被批准建为湖州市重点实验室。现研究所总面积达约500平米,动物实验房约100平米,设备资金投入总计500万元左右,涵盖了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发育生殖学、动物繁殖学、胚胎工程、细胞工程等多个研究领域。
现任研究所所长刘莉副教授可以说是看着研究所一步一步建设发展起来的,自2004年10月进校起便一直担任原所长张念慈教授的助手。她亲身经历着研究所成长的每一步,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和带课题进入研究所开展科研的客座研究人员共9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4人;副研究员1人,副教授1人。另有和苏州大学、扬州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4人。
在进行科研的同时,研究所人员每月都会进行一次学术会,进行实验进展汇报,互相汲取知识、交流经验,以求做得更好。目前,研究所已有国家级项目2项,其中还有张念慈教授的国家科技推广项目——太湖花鱼骨的产业化技术,省级重点和面上项目各1项,市级项目6项。刘莉所长说,“团队结构是我们研究所发展的关键,每个课题研究的老师都兢兢业业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我们鼓励老师积极申报课题项目,充分利用研究所这个平台。同时,与企业建立合作,把实验结果运用到生产中;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把加快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研究开发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打造一个全校乃至全市的开放式实验室。”
“虽然我们大多数的项目大部分还属于应用基础型课题,与完全应用型科研项目还存在一段距离,像灵菇酸奶、动物饲料等完成的研制项目,也还不能直接形成的经济效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多注重一些偏应用型开发的课题和项目,更好地发挥研究所在经济方面所能达到的效益。”刘莉所长对此早有筹划,也充满信心。
来源:党委宣传部